经理辞职,只为回乡卖葡萄,晓得什么原因吗?

  打开淘宝网,输入巨峰葡萄,再把店铺所在地改成成都,有一个旺旺名叫“懒汉15”的店铺排在第一位,但店主一点也不懒。农村出生的他放弃在大城市做白领的机会,返回家乡创业开网上店铺,用新兴的电商模式将家乡的特产卖到全国,他就是26岁的朝阳湖镇人——祝生。      辞去经理 返乡创业开网店      2008年祝生高中毕业后到成都一家工厂学技术,4年过后,因他勤奋踏实、业绩显著,被提升为工厂的一部门经理,然而好景不长,因父亲病逝,祝生辞去了成都的工作回家照料母亲,自家的几亩农田无法满足母子两人生活需求,祝生想到了创业。经过数月的打听与筹备,他用几千元的积蓄在淘宝网上开了第一家网店:辉祥生态特产。      因正值年关,祝生试着把自家做的腊肉香肠拿到网铺去卖,刚开始大家都不相信是生态肉,网铺头1个月都没有订单,母亲劝他放弃,但他没有气馁,开创了“1斤也卖”的模式,渐渐地,尝试的网购者多了,尝到了生态腊肉正宗的味道,这就忙坏了家里人,家里的腊肉香肠这批没有风干,那批已经卖断了货,开网店的投资收回来了。      越来越多的客户不满足于香肠腊肉,要求尝尝蒲江其他生态特产。结合季节特点,祝生从今年1月初开始了该县特色水果——“不知火”的销售。在预订期间,祝生一边去山上拍“不知火”的照片放在网铺上,一边四处联系种植户预订2-3个月后的成品。      因网铺无水果销售记录,加之很多外地人不知道“不知火”的口感如何,网上预订的数量极少,尽管祝生找了10多家种植农户,他们都不愿意接受订单。怎么办?有朋友劝祝生停止预订,因网购者预订都不用给钱只需报数量,所以停止预订,网铺不会有任何经济损失,但祝生否定了这一建议,他说:“虽说大家都不会有经济损失,但却让我、让网铺失信于买家,甚至会让外地人对我们蒲江人有不好的看法,我决不能这样做。”      抱着“不失信”的信念,祝生跑遍了全县大大小小的“不知火”种植户。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家种植户被祝生的执著精神感动,答应在不给订金的情况下一直提供成品直到下市。为了不让种植户吃亏,祝生白天打理网铺,晚上就提着灯到地里摘成品,因水果口感极佳再加上祝生亲自采摘把关,今年“不知火”的上市季,祝生的网铺卖出了1万多斤到全国各地。      就这样,祝生又结合季节特点陆续在网铺上卖起了家乡的特产,如雀舌、跑山鸡、蜂蜜、猕猴桃、葡萄、李子等10多个品种,愿意尝试蒲江生态特产的外地人愈来愈多,店铺的回头客也愈来愈多了。      互联网+水果,前路慢慢      作为电商的最后一块肥肉,水果电商的热度从2014年开始便是有增无减,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苏宁易购、淘 宝、微店、拍拍等全线加入了生鲜市场这个阵营,以顺丰优选、一号店、本来生活、果乐汇、天天果园等为代表的商家都获得了强大的资金注入,而且每个品牌都有 各自的行业资源优势,进而上演了一场水果电商备战大赛。      虽然,互联网+水果前景被看好,但是就目前水果市场几个问题,一个方面,水果本身却面临比其它品类 更高的运营成本,其成本主要来自于冷链物流。因此,在自身的高运营成本和用户的低价预期之间,如果水果电商可以采用搭配销售的解决方法,如销售高 毛利的品类,如海鲜、冻肉、进口水果等。当然也可以引入高端餐食的“食谱化配餐”概念,希望通过科学、营养的食谱搭配以及优质的食材产生溢价,提高客单价。      另一方面,水果电商一直以来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生鲜的高损耗率,而这恰恰又是用户最为看重的,半数用户最忌讳的是买到与网上描 述不一致的生鲜菜品,41.4%的用户则介意其收到的生鲜菜品不新鲜,这就需要电商打造统一的中央冷库统,通过快速反应的冷链配送服务全程对订单保鲜保驾 护航。      打通好这两个关节,是水果市场连接互联网、开拓市场的重要一步。可以说,只有解决了这两方面的问题,才可以解决水果市场上的痛点,才能实现水果市场行业的“互联网+”转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抓住时代机遇,使得”互联网+水果市场“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打开淘宝网,输入巨峰葡萄,再把店铺所在地改成成都,有一个旺旺名叫“懒汉15”的店铺排在第一位,但店主一点也不懒。农村出生的他放弃在大城市做白领的机会,返回家乡创业开网上店铺,用新兴的电商模式将家乡的特产卖到全国,他就是26岁的朝阳湖镇人——祝生。
  
1.jpg


  辞去经理 返乡创业开网店
  
  2008年祝生高中毕业后到成都一家工厂学技术,4年过后,因他勤奋踏实、业绩显著,被提升为工厂的一部门经理,然而好景不长,因父亲病逝,祝生辞去了成都的工作回家照料母亲,自家的几亩农田无法满足母子两人生活需求,祝生想到了创业。经过数月的打听与筹备,他用几千元的积蓄在淘宝网上开了第一家网店:辉祥生态特产。
  
  因正值年关,祝生试着把自家做的腊肉香肠拿到网铺去卖,刚开始大家都不相信是生态肉,网铺头1个月都没有订单,母亲劝他放弃,但他没有气馁,开创了“1斤也卖”的模式,渐渐地,尝试的网购者多了,尝到了生态腊肉正宗的味道,这就忙坏了家里人,家里的腊肉香肠这批没有风干,那批已经卖断了货,开网店的投资收回来了。
  
  越来越多的客户不满足于香肠腊肉,要求尝尝蒲江其他生态特产。结合季节特点,祝生从今年1月初开始了该县特色水果——“不知火”的销售。在预订期间,祝生一边去山上拍“不知火”的照片放在网铺上,一边四处联系种植户预订2-3个月后的成品。
  
  因网铺无水果销售记录,加之很多外地人不知道“不知火”的口感如何,网上预订的数量极少,尽管祝生找了10多家种植农户,他们都不愿意接受订单。怎么办?有朋友劝祝生停止预订,因网购者预订都不用给钱只需报数量,所以停止预订,网铺不会有任何经济损失,但祝生否定了这一建议,他说:“虽说大家都不会有经济损失,但却让我、让网铺失信于买家,甚至会让外地人对我们蒲江人有不好的看法,我决不能这样做。”
  
  抱着“不失信”的信念,祝生跑遍了全县大大小小的“不知火”种植户。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家种植户被祝生的执著精神感动,答应在不给订金的情况下一直提供成品直到下市。为了不让种植户吃亏,祝生白天打理网铺,晚上就提着灯到地里摘成品,因水果口感极佳再加上祝生亲自采摘把关,今年“不知火”的上市季,祝生的网铺卖出了1万多斤到全国各地。
  
  就这样,祝生又结合季节特点陆续在网铺上卖起了家乡的特产,如雀舌、跑山鸡、蜂蜜、猕猴桃、葡萄、李子等10多个品种,愿意尝试蒲江生态特产的外地人愈来愈多,店铺的回头客也愈来愈多了。
  
  互联网+水果,前路慢慢
  
  作为电商的最后一块肥肉,水果电商的热度从2014年开始便是有增无减,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苏宁易购、淘 宝、微店、拍拍等全线加入了生鲜市场这个阵营,以顺丰优选、一号店、本来生活、果乐汇、天天果园等为代表的商家都获得了强大的资金注入,而且每个品牌都有 各自的行业资源优势,进而上演了一场水果电商备战大赛。
  
  虽然,互联网+水果前景被看好,但是就目前水果市场几个问题,一个方面,水果本身却面临比其它品类 更高的运营成本,其成本主要来自于冷链物流。因此,在自身的高运营成本和用户的低价预期之间,如果水果电商可以采用搭配销售的解决方法,如销售高 毛利的品类,如海鲜、冻肉、进口水果等。当然也可以引入高端餐食的“食谱化配餐”概念,希望通过科学、营养的食谱搭配以及优质的食材产生溢价,提高客单价。
  
  另一方面,水果电商一直以来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生鲜的高损耗率,而这恰恰又是用户最为看重的,半数用户最忌讳的是买到与网上描 述不一致的生鲜菜品,41.4%的用户则介意其收到的生鲜菜品不新鲜,这就需要电商打造统一的中央冷库统,通过快速反应的冷链配送服务全程对订单保鲜保驾 护航。
  
  打通好这两个关节,是水果市场连接互联网、开拓市场的重要一步。可以说,只有解决了这两方面的问题,才可以解决水果市场上的痛点,才能实现水果市场行业的“互联网+”转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抓住时代机遇,使得”互联网+水果市场“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有一种创业叫:微商;有一种生意叫:古法红糖......

下一班小编 2016-12-11 21:42
  眼下,正是玉米上市的季节。清晨,永安市曹远镇张坊村田地里的糯米玉米洁白如玉,粒粒饱满,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味道。采摘玉米、去头、称重、打包……村民陈云正与妻子杨丽通过手机微店,让他们家的玉米走进城里人的餐桌。   “当天5点左右采摘的玉米,上午11点半前配送到永安城区客户家中。”杨丽说,为保证玉米的鲜度,可谓全家总动员。公公婆婆5点起床采摘玉米;她与小姑子负责上网传输农产品图片和说明,答复客户咨询、接单;陈云每天和小姑夫骑着摩托车配送玉米。因为鲜度有保障,订单源源不断,他们家平均每日可配送玉米百余公斤。   网上开微店 古法红糖焕发新生   陈云和杨丽都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电脑为媒,两人结为人生伴侣。2014年4月,杨丽报名参加永安市举办的青年创业电子商务培训班,学成归来后,注册了微店,踏上电商创业路。   在微店上,杨丽最早是靠卖红糖起家的。数百年前,杨丽的娘家先人就开始手工制作红糖。杨丽的父亲经营着一家红糖加工作坊,他制作的红糖在当地小有名气,十里八乡的村民办喜事、媳妇坐月子都会买上几斤。   2014年2月,一位好友来杨丽家做客,杨丽送给她一份手工制作的红糖砖。不久,朋友的母亲食用后,大加赞赏,并介绍给身边的亲朋好友。没想到,手工制作的红糖如此受欢迎,此事启发了杨丽。何不通过手机微店试一试呢?于是,杨丽将手工制作红糖过程的照片和文字说明上传到微店上,吸引了众多网友好奇的目光。   古法红糖是将甘蔗高压冲洗、榨汁、过滤蔗渣后,用柴火熬制6-8小时而成的。其间要不停地搅拌,使甘蔗汁的水分慢慢蒸发,慢慢变稠,自然降温形成糖浆。8公斤的甘蔗汁仅能熬成0.5公斤红糖。手工制作红糖可是技术活,掌握红糖的温度、火候十分关键,稍不留神,红糖或难成形,或变焦,只能报废。“祖辈制作红糖时,压榨糖蔗用的是两片石磨,用人力拉,现在有了压榨机器,古老的石磨便被渐渐淘汰,但我们家依然保留着石磨。”杨丽回忆说。   起初,买红糖的人并不多,顾客多数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数月后,传统红糖那独特纯正的味道,不断赢得回头客,朋友介绍朋友,顾客介绍顾客,甚至吸引北京、上海、浙江、湖北等地的客户纷纷购买。   传统的红糖产品口感较单一,消费人群有限。为改变这一局面,她托人从云南购进金边玫瑰花,用自种的老姜,加上上等的红枣,制作玫瑰花红糖、老姜红糖、红枣红糖,深受年轻女性的青睐,从而进一步拓宽了销路。   尝到了甜头,夫妻俩的干劲更足了。因为杨丽的婆婆还擅长手工制作紫薯琪玛酥、爆米花、酸枣糕等手工传统美食,随后,杨丽又将这些美食也搬到网上叫卖。   “去年,家中制作的传统红糖全部售空。”杨丽说,今年,若联系到合适的场地,他们家将增加红糖产量。   注意:微信朋友圈食品销售新规则   目前,网上销售的食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卖主有实体店,已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和营业执照,那么再开网店,只需拍照上传证件认证即可;另一种是在网上销售家庭制作的食品,就要先取得相关食品经营许可和营业执照,才可销售。   新《食品安全法》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

  眼下,正是玉米上市的季节。清晨,永安市曹远镇张坊村田地里的糯米玉米洁白如玉,粒粒饱满,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味道。采摘玉米、去头、称重、打包……村民陈云正与妻子杨丽通过手机微店,让他们家的玉米走进城里人的餐桌。

  “当天5点左右采摘的玉米,上午11点半前配送到永安城区客户家中。”杨丽说,为保证玉米的鲜度,可谓全家总动员。公公婆婆5点起床采摘玉米;她与小姑子负责上网传输农产品图片和说明,答复客户咨询、接单;陈云每天和小姑夫骑着摩托车配送玉米。因为鲜度有保障,订单源源不断,他们家平均每日可配送玉米百余公斤。

11.jpg


  网上开微店 古法红糖焕发新生

  陈云和杨丽都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电脑为媒,两人结为人生伴侣。2014年4月,杨丽报名参加永安市举办的青年创业电子商务培训班,学成归来后,注册了微店,踏上电商创业路。

  在微店上,杨丽最早是靠卖红糖起家的。数百年前,杨丽的娘家先人就开始手工制作红糖。杨丽的父亲经营着一家红糖加工作坊,他制作的红糖在当地小有名气,十里八乡的村民办喜事、媳妇坐月子都会买上几斤。

  2014年2月,一位好友来杨丽家做客,杨丽送给她一份手工制作的红糖砖。不久,朋友的母亲食用后,大加赞赏,并介绍给身边的亲朋好友。没想到,手工制作的红糖如此受欢迎,此事启发了杨丽。何不通过手机微店试一试呢?于是,杨丽将手工制作红糖过程的照片和文字说明上传到微店上,吸引了众多网友好奇的目光。

  古法红糖是将甘蔗高压冲洗、榨汁、过滤蔗渣后,用柴火熬制6-8小时而成的。其间要不停地搅拌,使甘蔗汁的水分慢慢蒸发,慢慢变稠,自然降温形成糖浆。8公斤的甘蔗汁仅能熬成0.5公斤红糖。手工制作红糖可是技术活,掌握红糖的温度、火候十分关键,稍不留神,红糖或难成形,或变焦,只能报废。“祖辈制作红糖时,压榨糖蔗用的是两片石磨,用人力拉,现在有了压榨机器,古老的石磨便被渐渐淘汰,但我们家依然保留着石磨。”杨丽回忆说。

  起初,买红糖的人并不多,顾客多数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数月后,传统红糖那独特纯正的味道,不断赢得回头客,朋友介绍朋友,顾客介绍顾客,甚至吸引北京、上海、浙江、湖北等地的客户纷纷购买。

  传统的红糖产品口感较单一,消费人群有限。为改变这一局面,她托人从云南购进金边玫瑰花,用自种的老姜,加上上等的红枣,制作玫瑰花红糖、老姜红糖、红枣红糖,深受年轻女性的青睐,从而进一步拓宽了销路。

  尝到了甜头,夫妻俩的干劲更足了。因为杨丽的婆婆还擅长手工制作紫薯琪玛酥、爆米花、酸枣糕等手工传统美食,随后,杨丽又将这些美食也搬到网上叫卖。

  “去年,家中制作的传统红糖全部售空。”杨丽说,今年,若联系到合适的场地,他们家将增加红糖产量。

  注意:微信朋友圈食品销售新规则

  目前,网上销售的食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卖主有实体店,已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和营业执照,那么再开网店,只需拍照上传证件认证即可;另一种是在网上销售家庭制作的食品,就要先取得相关食品经营许可和营业执照,才可销售。

  新《食品安全法》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

微信卖啥能火?除了乔布斯的apple,还有吃的苹果

下一班小编 2016-12-08 23:42
天香果园、百果园、亲亲果园……去年以来,江城街头各种名号的连锁水果店如雨后春笋开起来。除了线下的实体店,一些年轻的白领和创业者则以互联网为依托,在微信朋友圈卖起水果。 近几年还有火爆网络的“褚橙”,就连国内的企业界大佬柳传志和潘石屹,也卖起“柳桃”和“潘苹果”。小小的水果,何以成为线上线下创业者的“香饽饽”?这些水果店各自采用哪种模式来赚钱? 朋友圈卖苹果赚5万元 詹鹏飞,标准的70后,毕业后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了十年,拿着十多万元的年薪。然而,去年他偶然一次到辽宁出差的机会,促成了首次“触电”经商的经历。 詹鹏飞的一个朋友,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工作,这家机构培育出了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氨基酸富硒苹果。去年秋天,詹鹏飞到果树所所在地辽宁出差,恰逢果子成熟。“脆、甜、酥”的口感,让平时不吃苹果的他感到不可思议。朋友说,这些富硒苹果只是作为科研项目小面积种植,产量并不高,上十元一斤,比普通苹果贵不少。往年该研究所小范围供应北京的一些对口机构,如今北京市场搁浅,他们正在拓展销售渠道。 “年前的最后一批货我都要了。”临走前,性格豪爽的詹鹏飞向朋友承诺。他想的是,既然有这么好的资源,而春节正是水果旺销季节,这批货运回武汉卖,销路应该不错。 今年1月中旬,朋友告诉他,这一批货有七八吨之多时,詹鹏飞也着了急。但是爱面子的他,又不好推辞。于是,只有硬着头皮上,他先到武汉的各大果批市场跑了一圈,欣喜的是,确实没有同品种产品。但是,果树研究所给出的价格是普通苹果的一倍,而且产品算得上高端苹果了。 怎么办呢?詹鹏飞和朋友思谋了好些天,终于理清了自己的方向:做礼盒包装,走团体大客户路线。“为了卖这一车苹果,我几乎把所有的资源都用上了,找朋友找同学。”他苦笑着说,一向不爱在微信圈刷屏的他,也开始天天打广告。 苹果到武汉后,他先租下一间冷库保存,自己设计包装盒,请来工人包装,加一层保鲜膜封存。一盒9个大苹果,9斤左右,定价108元。 2月初,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第一条富硒苹果售卖信息,他把站在果树所前的照片贴上来,自己给苹果代言。先是一些朋友捧场购买,他不慌着收钱,先把苹果送上门免费试吃。在品尝了苹果品质后,朋友们一买就是好几盒,多数是春节送礼。过后,又有人托朋友来买。就这样,微信圈里的朋友带朋友,苹果卖火了。光谷几个公司的老板给员工发福利,一买就是两三百盒。春节放假前几天的销售高峰,他每天接电话接到手机发烫,送货送得自家的私家车满是泥水也没时间洗。 就这样,从春节前到春节后的个把月,3000盒、共8吨大苹果全部售罄。“除去成本和损耗,差不多赚了5万元。”詹鹏飞直言没有想到,第一次做生意就得到这么多回报。 网上买水果,潮流又方便 “在网上买到的车厘子比水果摊上的便宜,也新鲜,还不用跟摊主杀价,省了很多麻烦。”在武昌一家网站工作的小何说,她每月都要花两三百元网购水果,主要是车厘子、火龙果等进口水果。 时下,借道电商购买进口水果不仅成为国人普遍追求健康的新方式,更引领了水果消费的新风尚。车厘子、牛油果、葡萄柚等这些之前比较小众品种,开始成为餐桌上的“新宠”。而中老人的水果消费,还是以苹果、梨、香蕉、砂糖橘等传统水果为主。 而看似不起眼的水果,一嫁接上电商的翅膀,正在扇动一股令人不可思议的消费力量。2015年伊始,水果生鲜行业爆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仅仅1月份,国内最大的水果生鲜电商天天果园销售额突破1亿元大关,几乎是这家公司2013年整个上半年的销售额。进入2月,随着新春佳节消费热情的升温,其订单量开始直线上升。从平日的日均2万-3万单攀升至峰值的6万单,相当于2014年全国生鲜电商单日订单量的总和。

天香果园、百果园、亲亲果园……去年以来,江城街头各种名号的连锁水果店如雨后春笋开起来。除了线下的实体店,一些年轻的白领和创业者则以互联网为依托,在微信朋友圈卖起水果。

近几年还有火爆网络的“褚橙”,就连国内的企业界大佬柳传志和潘石屹,也卖起“柳桃”和“潘苹果”。小小的水果,何以成为线上线下创业者的“香饽饽”?这些水果店各自采用哪种模式来赚钱?

111.jpg


朋友圈卖苹果赚5万元

詹鹏飞,标准的70后,毕业后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了十年,拿着十多万元的年薪。然而,去年他偶然一次到辽宁出差的机会,促成了首次“触电”经商的经历。

詹鹏飞的一个朋友,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工作,这家机构培育出了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氨基酸富硒苹果。去年秋天,詹鹏飞到果树所所在地辽宁出差,恰逢果子成熟。“脆、甜、酥”的口感,让平时不吃苹果的他感到不可思议。朋友说,这些富硒苹果只是作为科研项目小面积种植,产量并不高,上十元一斤,比普通苹果贵不少。往年该研究所小范围供应北京的一些对口机构,如今北京市场搁浅,他们正在拓展销售渠道。

“年前的最后一批货我都要了。”临走前,性格豪爽的詹鹏飞向朋友承诺。他想的是,既然有这么好的资源,而春节正是水果旺销季节,这批货运回武汉卖,销路应该不错。

今年1月中旬,朋友告诉他,这一批货有七八吨之多时,詹鹏飞也着了急。但是爱面子的他,又不好推辞。于是,只有硬着头皮上,他先到武汉的各大果批市场跑了一圈,欣喜的是,确实没有同品种产品。但是,果树研究所给出的价格是普通苹果的一倍,而且产品算得上高端苹果了。

怎么办呢?詹鹏飞和朋友思谋了好些天,终于理清了自己的方向:做礼盒包装,走团体大客户路线。“为了卖这一车苹果,我几乎把所有的资源都用上了,找朋友找同学。”他苦笑着说,一向不爱在微信圈刷屏的他,也开始天天打广告。

苹果到武汉后,他先租下一间冷库保存,自己设计包装盒,请来工人包装,加一层保鲜膜封存。一盒9个大苹果,9斤左右,定价108元。

2月初,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第一条富硒苹果售卖信息,他把站在果树所前的照片贴上来,自己给苹果代言。先是一些朋友捧场购买,他不慌着收钱,先把苹果送上门免费试吃。在品尝了苹果品质后,朋友们一买就是好几盒,多数是春节送礼。过后,又有人托朋友来买。就这样,微信圈里的朋友带朋友,苹果卖火了。光谷几个公司的老板给员工发福利,一买就是两三百盒。春节放假前几天的销售高峰,他每天接电话接到手机发烫,送货送得自家的私家车满是泥水也没时间洗。

就这样,从春节前到春节后的个把月,3000盒、共8吨大苹果全部售罄。“除去成本和损耗,差不多赚了5万元。”詹鹏飞直言没有想到,第一次做生意就得到这么多回报。

网上买水果,潮流又方便

“在网上买到的车厘子比水果摊上的便宜,也新鲜,还不用跟摊主杀价,省了很多麻烦。”在武昌一家网站工作的小何说,她每月都要花两三百元网购水果,主要是车厘子、火龙果等进口水果。

时下,借道电商购买进口水果不仅成为国人普遍追求健康的新方式,更引领了水果消费的新风尚。车厘子、牛油果、葡萄柚等这些之前比较小众品种,开始成为餐桌上的“新宠”。而中老人的水果消费,还是以苹果、梨、香蕉、砂糖橘等传统水果为主。

而看似不起眼的水果,一嫁接上电商的翅膀,正在扇动一股令人不可思议的消费力量。2015年伊始,水果生鲜行业爆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仅仅1月份,国内最大的水果生鲜电商天天果园销售额突破1亿元大关,几乎是这家公司2013年整个上半年的销售额。进入2月,随着新春佳节消费热情的升温,其订单量开始直线上升。从平日的日均2万-3万单攀升至峰值的6万单,相当于2014年全国生鲜电商单日订单量的总和。

赶潮流!野菜搭上电商,年赚30万,你要不要也试一试?

下一班小编 2016-12-07 20:36
整齐院落,洁净门窗,一黄一黑两只护院小狗摇着尾巴自在玩耍。岱岳区黄前镇焦家峪村焦圣贵老家的农家小院,可以看到一派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景象。这里是80后焦圣贵和妻子王琳琳生活和创业的地方。 放弃事业单位工作,回乡创业获称赞 29岁的焦圣贵和妻子放弃事业单位的稳定工作,凭着吃苦耐劳的闯劲和诚实守信的理念,回家乡发展野菜种植、富硒作物种植、食用昆虫养殖及林下食用菌养殖等。 面条菜、菜用板蓝根、柳蒿等野菜你或许品尝过,养心菜、地参、黄秋葵、人参菜、水芹菜,这些不少人闻所未闻的养生野菜也被引入泰安地区规模种植,如今焦圣贵拥有30亩野菜地,用于培植和繁育。他俩发挥大学专业特长,通过网络推销野菜及野菜种子,年赚30万元。 焦圣贵和妻子王琳琳是大学同学,妻子是新泰人,两人一起毕业于泰山学院,分别考上了泰安和新泰的事业单位,但是在2011年,两人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选择回家乡自主创业。 “老人的思想就是求稳,我多次劝孩子别轻易放弃工作,就是劝不动。”焦圣贵的父亲说,村里的孩子走出去,亲戚朋友都希望他们留在城市,再回到村里,亲朋好友都没法接受。“这孩子自己有主意,也不和家里多商量,但是只要他想做的事情,就一定有冲劲做好。”即便如此,焦圣贵的父亲也是在焦圣贵创业一年后才理解了他。 凭着吃苦耐劳的闯劲和诚实守信的理念,夫妻俩赢得了许多客户的信赖。焦圣贵夫妻俩有了30亩野菜田地,通过网络销售发展起一条致富路,村里人都在称赞这对能干的小夫妻。 2011年创业之初,焦圣贵和王琳琳利用自家的几亩林地以及租赁的10亩水浇地与10亩山地发展野菜种植。从全国考察学习引进种子种苗试种,两人并不是专业农学出身,但是埋头学习对他们不是难事。 试种的过程艰难又辛苦,亲自授粉、上肥,两位大学毕业生返回农田干活,需要勇气和毅力。“忙起来就不顾自己了,一次干活时手背受伤,掌骨骨折,即使如此也未停止劳作。”虽然他是家中独生子,但家人并没让他养成娇惯的习惯。焦圣贵对自己要求高,走路快说话快,一刻不闲着,“怎么都是一辈子,让自己有梦想,为理想奋斗,过得才有意思。” 经过发展,如今他已经成为全国最早一批从事野菜、保健菜种植销售的人,不仅如此,他还继续拓展起林下金蝉养殖。 今年他们主打的养生野菜也陆续上市,野菜及野菜种子、种苗销往全国各地。他觉得自己最大的成绩是做网络销售,这与焦圣贵和王琳琳大学专业所学密切相关,两人毕业于泰山学院,都是计算机专业,对B2B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互联网应用服务研究深刻,直接奠定了网络销售的基础。焦圣贵还建立了中国林下经济网、中国野菜网、中国野菜种子网等网站,通过网络推销野菜及野菜种子。 2012年,收入突破20万元,今年更是突破30万元大关。 “野菜药食同源,既可做菜,长期食用还可预防及治疗疾病、强身健体。这是我想发展野菜种植的初衷。”焦圣贵说,两人的精力既在试种各种保健野菜,又必须兼顾野菜种网络销售,不仅在国内省市卖,还销售到国外。“春天秋天最忙的时候,每天仅发货打包都需要3个小时,还得招兼职工。”焦圣贵话语朴实,又表达出做事的信心。 想试水养生茶行业,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在焦圣贵看来,是梦想推着自己一步步前进。“从小生活在村里,到如今老百姓依旧靠着最原始的肩扛背挑收果子,实在太辛苦了。”焦圣贵一手拿着锄头,眼睛注视着远山。 受地形等因素影响,在果树间发展林下种植和昆虫养殖是他俩想出的路子,有限的田地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实现林下多层收益。“现在我们让村民免费在田间养金蝉、蝗虫等昆虫,进行昆虫养殖经验介绍,到季节时再收购。”焦圣贵说,养殖野菜容易成活,养殖昆虫也成为不少村民的副业。 谈到今后的发展,焦圣贵很有思路,他想试水养生茶系列。“从简单的深加工做起,让养生野菜的保健功效充分发挥,把生态循环农业链做起来。”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带领乡亲们走出一条致富路,他信心满满。 野菜路,前途更广 据悉,1吨普通野菜成品,如蕨菜,除去运输、市场准入(比如超市进场费)等费用,国内市场卖价可达6000-7000元,而成本只有3000元左右,净利润约3000元以上。而在国际市场上,如日本等国市场,1吨蕨菜卖价达1800美元,其成本大约1200美元;1吨薇菜,更是高达1.84万美元,而其各项成本总共约1.3万美元。如果开一家年加工1000吨野菜的企业,年利润最少有300万元。事实上,一个年产1000吨的野菜加工企业,也只能说是一个小型的加工厂。其最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就是一个有几百吨冷藏能力的小型冻库,需要投入50万元左右。当然,这样的冻库除了自建外,还可以租,前期的资金投入可能更低一些。 从产品自身成本上来看,野菜的利润空间还是很大的,另外如果发展线上,电商模式销售,又会减少店铺租金等等的投入,因此可以说,野菜前途广阔,是创业不错的好点子。

整齐院落,洁净门窗,一黄一黑两只护院小狗摇着尾巴自在玩耍。岱岳区黄前镇焦家峪村焦圣贵老家的农家小院,可以看到一派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景象。这里是80后焦圣贵和妻子王琳琳生活和创业的地方。

1.jpg


放弃事业单位工作,回乡创业获称赞

29岁的焦圣贵和妻子放弃事业单位的稳定工作,凭着吃苦耐劳的闯劲和诚实守信的理念,回家乡发展野菜种植、富硒作物种植、食用昆虫养殖及林下食用菌养殖等。 面条菜、菜用板蓝根、柳蒿等野菜你或许品尝过,养心菜、地参、黄秋葵、人参菜、水芹菜,这些不少人闻所未闻的养生野菜也被引入泰安地区规模种植,如今焦圣贵拥有30亩野菜地,用于培植和繁育。他俩发挥大学专业特长,通过网络推销野菜及野菜种子,年赚30万元。

焦圣贵和妻子王琳琳是大学同学,妻子是新泰人,两人一起毕业于泰山学院,分别考上了泰安和新泰的事业单位,但是在2011年,两人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选择回家乡自主创业。

“老人的思想就是求稳,我多次劝孩子别轻易放弃工作,就是劝不动。”焦圣贵的父亲说,村里的孩子走出去,亲戚朋友都希望他们留在城市,再回到村里,亲朋好友都没法接受。“这孩子自己有主意,也不和家里多商量,但是只要他想做的事情,就一定有冲劲做好。”即便如此,焦圣贵的父亲也是在焦圣贵创业一年后才理解了他。

凭着吃苦耐劳的闯劲和诚实守信的理念,夫妻俩赢得了许多客户的信赖。焦圣贵夫妻俩有了30亩野菜田地,通过网络销售发展起一条致富路,村里人都在称赞这对能干的小夫妻。 2011年创业之初,焦圣贵和王琳琳利用自家的几亩林地以及租赁的10亩水浇地与10亩山地发展野菜种植。从全国考察学习引进种子种苗试种,两人并不是专业农学出身,但是埋头学习对他们不是难事。

试种的过程艰难又辛苦,亲自授粉、上肥,两位大学毕业生返回农田干活,需要勇气和毅力。“忙起来就不顾自己了,一次干活时手背受伤,掌骨骨折,即使如此也未停止劳作。”虽然他是家中独生子,但家人并没让他养成娇惯的习惯。焦圣贵对自己要求高,走路快说话快,一刻不闲着,“怎么都是一辈子,让自己有梦想,为理想奋斗,过得才有意思。”

经过发展,如今他已经成为全国最早一批从事野菜、保健菜种植销售的人,不仅如此,他还继续拓展起林下金蝉养殖。 今年他们主打的养生野菜也陆续上市,野菜及野菜种子、种苗销往全国各地。他觉得自己最大的成绩是做网络销售,这与焦圣贵和王琳琳大学专业所学密切相关,两人毕业于泰山学院,都是计算机专业,对B2B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互联网应用服务研究深刻,直接奠定了网络销售的基础。焦圣贵还建立了中国林下经济网、中国野菜网、中国野菜种子网等网站,通过网络推销野菜及野菜种子。

2012年,收入突破20万元,今年更是突破30万元大关。 “野菜药食同源,既可做菜,长期食用还可预防及治疗疾病、强身健体。这是我想发展野菜种植的初衷。”焦圣贵说,两人的精力既在试种各种保健野菜,又必须兼顾野菜种网络销售,不仅在国内省市卖,还销售到国外。“春天秋天最忙的时候,每天仅发货打包都需要3个小时,还得招兼职工。”焦圣贵话语朴实,又表达出做事的信心。

想试水养生茶行业,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在焦圣贵看来,是梦想推着自己一步步前进。“从小生活在村里,到如今老百姓依旧靠着最原始的肩扛背挑收果子,实在太辛苦了。”焦圣贵一手拿着锄头,眼睛注视着远山。

受地形等因素影响,在果树间发展林下种植和昆虫养殖是他俩想出的路子,有限的田地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实现林下多层收益。“现在我们让村民免费在田间养金蝉、蝗虫等昆虫,进行昆虫养殖经验介绍,到季节时再收购。”焦圣贵说,养殖野菜容易成活,养殖昆虫也成为不少村民的副业。 谈到今后的发展,焦圣贵很有思路,他想试水养生茶系列。“从简单的深加工做起,让养生野菜的保健功效充分发挥,把生态循环农业链做起来。”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带领乡亲们走出一条致富路,他信心满满。

野菜路,前途更广

据悉,1吨普通野菜成品,如蕨菜,除去运输、市场准入(比如超市进场费)等费用,国内市场卖价可达6000-7000元,而成本只有3000元左右,净利润约3000元以上。而在国际市场上,如日本等国市场,1吨蕨菜卖价达1800美元,其成本大约1200美元;1吨薇菜,更是高达1.84万美元,而其各项成本总共约1.3万美元。如果开一家年加工1000吨野菜的企业,年利润最少有300万元。事实上,一个年产1000吨的野菜加工企业,也只能说是一个小型的加工厂。其最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就是一个有几百吨冷藏能力的小型冻库,需要投入50万元左右。当然,这样的冻库除了自建外,还可以租,前期的资金投入可能更低一些。

从产品自身成本上来看,野菜的利润空间还是很大的,另外如果发展线上,电商模式销售,又会减少店铺租金等等的投入,因此可以说,野菜前途广阔,是创业不错的好点子。

梦想是啥?25岁小伙回乡当起卖油郎,资助贫困生,像样......

下一班小编 2016-12-06 20:38
25岁的宁阳县华丰镇塘坊村小伙子李波,因家贫中学时辍学,干过建筑小工,下过煤矿,心怀创业梦想的他,在淘宝上开起了一家普通的农家小店,当起了网上卖油郎。没有知名度,同类产品多,除了年迈的父母没有任何帮手……面临重重困难,李波勤奋劳作,赢得了一大批铁杆客户,店铺信用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从心形升到皇冠,自榨花生油销量一度高居淘宝前列。 卖油郎 勇闯电商 登录淘宝网,搜索“花生油”“500ml”两个关键词,按价格从低到高顺序排列,李波的店铺“泰山卖油郎”排到了所有宝贝的前半部分;同样搜索这两个关键词,再按销量从多到少排序,他的店铺又几乎排到了所有宝贝的最前边。 “500ml花生油,25元,这几乎已经是没有利润的价格。”李波说,“以现在花生米每斤6元计算,2.5斤花生米能榨1斤油,总成本大概是15元左右。同样外观的玻璃瓶,像输液瓶一样的一个才五六毛钱,我用的是高白料全新料做的,3元钱一个。再加上快递费用,包装费用,破损等费用,一瓶500ml的花生油也就有两三元的利润。” 价格高,李波的销量却不少,这得益于李波在网络上的信誉。李波在淘宝上开店铺十分偶然,“我们家乡盛产花生,有一次把自家种的花生米照片挂在网上,引来网友询问。”2011年9月,他开始学着在淘宝开店。 刚开始,李波没有电脑,每天都是骑电动车走上十多里山路,到镇上的网吧,或用手机通过旺旺跟买家们谈订单。年迈的父母帮着他包装、打包,李波自己谈订单,打印,送货,去磨油……忙得团团转。起五更睡半夜是家常便饭,可是无论多忙,他都会信守承诺,不耽误买家的事。 去年“五一”节前夕,一位买家拍下2斤价值30多元钱的板栗,打算给弟弟结婚铺床用,“估计是节假日原因,联系的快递原本能24小时内送到,结果第二天没到。我看买家很着急,就答应第二天8点前到货。无论如何要说话算数!”当天李波搭火车,从晚上11点站到次日凌晨5点,到达安徽亳州,将板栗按时送到。 “当看到卖家一脸倦容地出现在眼前,带来了婚礼需要的栗子,真是非常感动……”在评价中,那位顾客这样写到。为此,这位买家成了李波的忠实顾客,还带动不少亲朋好友到李波的店中买货。 服务好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产品质量好。农家自磨花生油是“泰山卖油郎”的主打产品。他家的花生油是古法压榨,指用当地的优质花生米粉碎、蒸糁、炒制、压榨,四道工序缺一不可。为了让买家放心,李波不惜花钱买了摄像头、照相机、石磨机。不会拍照的他,尝试着拍摄最真实的画面。每当石磨开始工作,李波便打开摄像头,让网络另一端的买家能清楚地看到产品生产的过程。 “我不去批发市场” 为了让顾客更多地了解自己,李波还把淘宝大学为自己专门拍摄的视频短片《泰山卖油郎的一天》放在网站首页。顾客一点击他的店铺,短片就同时播放,“噔噔噔”声音响起,身着短衫短裤的李波开着三轮车,去田里收花生了……   “咱就是实实在在地做生意!我的店铺网页并不好看,但全部是实拍。”李波说,更没有时间去做推广,大部分都是顾客口碑相传。  “泰山卖油郎”在网上的名气越来越大,老客户对他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有一次,顾客问他有没有干货,这触动了他的心事。自己忙忙乎乎地卖花生油,成本高,利润低,也没挣着什么钱。但卖什么干货,到哪里去进货呢?李波首先否定了批发市场,“在批发市场上,我看不出别人的货好孬,是不是安全。最可靠的办法,还是到原产地去考察。”李波3月中旬去了福建古田县等地,到大山里实地考察并购进了银耳、黑木耳、莲子等干货,用物流运到山东,然后发往周边城市。这节省了一些物流费用,降低了成本,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价格。 古田银耳月售450件,黑木耳月售281件,莲子月售186件……良好的信誉再加上货真价实,李波的干货一上架就销售的不错。而后,李波不断到各地考察,先后上架了茶树菇、百合干、枸杞等产品,以卖花生油入行的李波,现在店里有了三大类30多种产品。对产品质量没有完全把握的,他还取了样品到质检部门进行检验。 忙忙活活的李波,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呢?对这个问题,李波不愿回答。近日,他正和泰安一家爱心协会商量,要资助一个上学困难的孩子。“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我的梦;雇一个人帮我打包,是我的愿望。”李波说,母亲早年就有心脏病,自己想尽早让妈妈不再劳累。

25岁的宁阳县华丰镇塘坊村小伙子李波,因家贫中学时辍学,干过建筑小工,下过煤矿,心怀创业梦想的他,在淘宝上开起了一家普通的农家小店,当起了网上卖油郎。没有知名度,同类产品多,除了年迈的父母没有任何帮手……面临重重困难,李波勤奋劳作,赢得了一大批铁杆客户,店铺信用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从心形升到皇冠,自榨花生油销量一度高居淘宝前列。

1.jpg


卖油郎 勇闯电商

登录淘宝网,搜索“花生油”“500ml”两个关键词,按价格从低到高顺序排列,李波的店铺“泰山卖油郎”排到了所有宝贝的前半部分;同样搜索这两个关键词,再按销量从多到少排序,他的店铺又几乎排到了所有宝贝的最前边。

“500ml花生油,25元,这几乎已经是没有利润的价格。”李波说,“以现在花生米每斤6元计算,2.5斤花生米能榨1斤油,总成本大概是15元左右。同样外观的玻璃瓶,像输液瓶一样的一个才五六毛钱,我用的是高白料全新料做的,3元钱一个。再加上快递费用,包装费用,破损等费用,一瓶500ml的花生油也就有两三元的利润。”

价格高,李波的销量却不少,这得益于李波在网络上的信誉。李波在淘宝上开店铺十分偶然,“我们家乡盛产花生,有一次把自家种的花生米照片挂在网上,引来网友询问。”2011年9月,他开始学着在淘宝开店。

刚开始,李波没有电脑,每天都是骑电动车走上十多里山路,到镇上的网吧,或用手机通过旺旺跟买家们谈订单。年迈的父母帮着他包装、打包,李波自己谈订单,打印,送货,去磨油……忙得团团转。起五更睡半夜是家常便饭,可是无论多忙,他都会信守承诺,不耽误买家的事。

去年“五一”节前夕,一位买家拍下2斤价值30多元钱的板栗,打算给弟弟结婚铺床用,“估计是节假日原因,联系的快递原本能24小时内送到,结果第二天没到。我看买家很着急,就答应第二天8点前到货。无论如何要说话算数!”当天李波搭火车,从晚上11点站到次日凌晨5点,到达安徽亳州,将板栗按时送到。

“当看到卖家一脸倦容地出现在眼前,带来了婚礼需要的栗子,真是非常感动……”在评价中,那位顾客这样写到。为此,这位买家成了李波的忠实顾客,还带动不少亲朋好友到李波的店中买货。

服务好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产品质量好。农家自磨花生油是“泰山卖油郎”的主打产品。他家的花生油是古法压榨,指用当地的优质花生米粉碎、蒸糁、炒制、压榨,四道工序缺一不可。为了让买家放心,李波不惜花钱买了摄像头、照相机、石磨机。不会拍照的他,尝试着拍摄最真实的画面。每当石磨开始工作,李波便打开摄像头,让网络另一端的买家能清楚地看到产品生产的过程。

“我不去批发市场”

为了让顾客更多地了解自己,李波还把淘宝大学为自己专门拍摄的视频短片《泰山卖油郎的一天》放在网站首页。顾客一点击他的店铺,短片就同时播放,“噔噔噔”声音响起,身着短衫短裤的李波开着三轮车,去田里收花生了……   “咱就是实实在在地做生意!我的店铺网页并不好看,但全部是实拍。”李波说,更没有时间去做推广,大部分都是顾客口碑相传。  “泰山卖油郎”在网上的名气越来越大,老客户对他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有一次,顾客问他有没有干货,这触动了他的心事。自己忙忙乎乎地卖花生油,成本高,利润低,也没挣着什么钱。但卖什么干货,到哪里去进货呢?李波首先否定了批发市场,“在批发市场上,我看不出别人的货好孬,是不是安全。最可靠的办法,还是到原产地去考察。”李波3月中旬去了福建古田县等地,到大山里实地考察并购进了银耳、黑木耳、莲子等干货,用物流运到山东,然后发往周边城市。这节省了一些物流费用,降低了成本,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价格。

古田银耳月售450件,黑木耳月售281件,莲子月售186件……良好的信誉再加上货真价实,李波的干货一上架就销售的不错。而后,李波不断到各地考察,先后上架了茶树菇、百合干、枸杞等产品,以卖花生油入行的李波,现在店里有了三大类30多种产品。对产品质量没有完全把握的,他还取了样品到质检部门进行检验。

忙忙活活的李波,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呢?对这个问题,李波不愿回答。近日,他正和泰安一家爱心协会商量,要资助一个上学困难的孩子。“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我的梦;雇一个人帮我打包,是我的愿望。”李波说,母亲早年就有心脏病,自己想尽早让妈妈不再劳累。

未来迷茫,想创业?干点啥好?出个主意:卖大葱如何

下一班小编 2016-12-05 20:24
前一段时间,阎强进驻由济南报业集团与阿里巴巴合办的“淘宝特色中国·济南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成交上千单,他到底是如何从一个曾通宵泡网吧的颓废青年变身网商达人,实现逆袭? 章丘小伙阎强淘宝开网店卖大葱 月销上千单 阎强时给人第一感觉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村青年。“我没什么学历,也不会说话,也不懂什么互联网思维。”阎强说,初中毕业后,他就到章丘的模具厂打工。尽管是个微不足道的打工仔,但阎强内心一直很强大:“我不想给别人打一辈子工,学到本事,就要自己创业。”于是两年后,自认为学到本事的阎强辞掉工作,买来材料和工具,自己干起了模具厂。 然而只有深入其中,才知道这个行业水有多深。经历了一番折腾,最后发现这条路并不好走。直到2008年10月份,有了初步互联网思维的阎强无意中发现,“王小帮”山货店很有特色,是山西太原一个农民在淘宝上开的网店,卖一些棒子面等山货,尽管也是2008年成立,但很受欢迎,销量也很好。 “当时我就想,同样是农民,王小帮能行,我为什么不行。”阎强说,他就想卖一些济南特产,首先想到了章丘大葱,“我生在章丘、长在章丘,家里也种大葱,章丘大葱又是全国知名品牌,为什么不能搬到网上去卖”? 说干就干,这也许是创业者共同的特点。2008年11月,阎强用手机拍了一张大葱的照片,没有任何修饰就发到网上,开起了名为“章丘特产店”的网店,10斤一盒的章丘大葱,线下实体店只卖20元,他却卖50元。 “卖一盒去掉20元的成本,10元的快递费,净赚20元。”阎强说,让他没想到的是,销量还出奇得好,一共卖了300盒,“都说网店要比实体店便宜,我看未必,章丘大葱就是例外,比实体店贵,照样卖得好”。 后来,为了扩大销量,阎强又像扩张实体店一样,在网上开设了“绿缘土品”店、“五棵葱”店、“80后农民工”店。目前在淘宝网上输入“章丘大葱”,按销量排名,前三名中,有两个是阎强开设的,分别是“绿缘土品”店和“五棵葱”店。 “我能成功,得益于‘济南章丘’这个金字招牌。”阎强说,“章丘大葱”全国闻名,都知道是济南特产,各地人都想尝一尝,在外地没有实体店销售的情况下,到网上购买成为唯一选择。 此时,价格就不再是决定网购族是否购买的决定性因素,而是保真。阎强在章丘销售,发货地也是章丘,自然会形成天然的信任感。因此,在今年1月18日,“淘宝特色中国·济南馆”开始运营的时候,阎强的网店就抢着进驻。 “淘宝济南馆是阿里巴巴和济南报业集团联合打造的,是济南区域特产的聚集地。”阎强说,如果他不进驻,网购族就会怀疑他的大葱是不是真品;而如果进驻了,就相当于贴上了“真品”的标签,对提升网店品牌形象至关重要。 淘宝济南馆也给阎强带了收益,进驻短短一个月,成交量超过1000单。“很多人可能认为量不大,但对我来讲很大。”阎强说,要知道,章丘大葱的销售旺季在每年10月份,来年1月份由于品相等问题,销售量是最低的时候。 谈未来:向王小帮学习让马云知道我是谁 1986年出生的阎强今年30岁,但已经是章丘市龙山丰秋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代表,旗下拥有20余家农户,150余亩地,主要种植章丘大葱、龙山小米等章丘特产。这样一来,阎强开网店就有了充足的货源。“不过我开网店,更想增加父老乡亲的收入。”阎强说,作为农民,他深知种地不容易,受市场影响巨大,比如章丘大葱,虽然现在价格飙升,六七块钱一斤,但去年刚上市时,只有八毛钱一斤。 这意味着,尽管大葱价格高,其实农民并没有赚到多少钱,盈利最多的是囤货商。“我直接做网店就不一样了,从农户直接到消费者手中,货品保真的同时,还能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阎强说。 据透露,去年章丘大葱收获时,一些经销商直接到农民手中包地,5000元/亩,亩产1.2万斤,仅相当于四毛钱一斤,与现在六七块钱一斤相比,简直相当于没有采购成本。 谈及未来,阎强说目前自己做的还不好:“与王小帮相比,差远了,我与他几乎同一年起步,人家在2014年,早就作为客户代表,赴美国纽交所为马云的阿里巴巴上市敲钟了,而我,马云都不知道我是谁。” 下一步,阎强准备在章丘试种茶叶:“长清已经有灵岩茶了,我如果能试种成功,也会为章丘增加一个特产,再创一个新的互联网品牌,通过卖葱卖茶叶,一定要让马云知道我是谁。”

前一段时间,阎强进驻由济南报业集团与阿里巴巴合办的“淘宝特色中国·济南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成交上千单,他到底是如何从一个曾通宵泡网吧的颓废青年变身网商达人,实现逆袭?

1.jpg


章丘小伙阎强淘宝开网店卖大葱 月销上千单

阎强时给人第一感觉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村青年。“我没什么学历,也不会说话,也不懂什么互联网思维。”阎强说,初中毕业后,他就到章丘的模具厂打工。尽管是个微不足道的打工仔,但阎强内心一直很强大:“我不想给别人打一辈子工,学到本事,就要自己创业。”于是两年后,自认为学到本事的阎强辞掉工作,买来材料和工具,自己干起了模具厂。

然而只有深入其中,才知道这个行业水有多深。经历了一番折腾,最后发现这条路并不好走。直到2008年10月份,有了初步互联网思维的阎强无意中发现,“王小帮”山货店很有特色,是山西太原一个农民在淘宝上开的网店,卖一些棒子面等山货,尽管也是2008年成立,但很受欢迎,销量也很好。

“当时我就想,同样是农民,王小帮能行,我为什么不行。”阎强说,他就想卖一些济南特产,首先想到了章丘大葱,“我生在章丘、长在章丘,家里也种大葱,章丘大葱又是全国知名品牌,为什么不能搬到网上去卖”?

说干就干,这也许是创业者共同的特点。2008年11月,阎强用手机拍了一张大葱的照片,没有任何修饰就发到网上,开起了名为“章丘特产店”的网店,10斤一盒的章丘大葱,线下实体店只卖20元,他却卖50元。

“卖一盒去掉20元的成本,10元的快递费,净赚20元。”阎强说,让他没想到的是,销量还出奇得好,一共卖了300盒,“都说网店要比实体店便宜,我看未必,章丘大葱就是例外,比实体店贵,照样卖得好”。

后来,为了扩大销量,阎强又像扩张实体店一样,在网上开设了“绿缘土品”店、“五棵葱”店、“80后农民工”店。目前在淘宝网上输入“章丘大葱”,按销量排名,前三名中,有两个是阎强开设的,分别是“绿缘土品”店和“五棵葱”店。

“我能成功,得益于‘济南章丘’这个金字招牌。”阎强说,“章丘大葱”全国闻名,都知道是济南特产,各地人都想尝一尝,在外地没有实体店销售的情况下,到网上购买成为唯一选择。

此时,价格就不再是决定网购族是否购买的决定性因素,而是保真。阎强在章丘销售,发货地也是章丘,自然会形成天然的信任感。因此,在今年1月18日,“淘宝特色中国·济南馆”开始运营的时候,阎强的网店就抢着进驻。

“淘宝济南馆是阿里巴巴和济南报业集团联合打造的,是济南区域特产的聚集地。”阎强说,如果他不进驻,网购族就会怀疑他的大葱是不是真品;而如果进驻了,就相当于贴上了“真品”的标签,对提升网店品牌形象至关重要。

淘宝济南馆也给阎强带了收益,进驻短短一个月,成交量超过1000单。“很多人可能认为量不大,但对我来讲很大。”阎强说,要知道,章丘大葱的销售旺季在每年10月份,来年1月份由于品相等问题,销售量是最低的时候。

谈未来:向王小帮学习让马云知道我是谁

1986年出生的阎强今年30岁,但已经是章丘市龙山丰秋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代表,旗下拥有20余家农户,150余亩地,主要种植章丘大葱、龙山小米等章丘特产。这样一来,阎强开网店就有了充足的货源。“不过我开网店,更想增加父老乡亲的收入。”阎强说,作为农民,他深知种地不容易,受市场影响巨大,比如章丘大葱,虽然现在价格飙升,六七块钱一斤,但去年刚上市时,只有八毛钱一斤。

这意味着,尽管大葱价格高,其实农民并没有赚到多少钱,盈利最多的是囤货商。“我直接做网店就不一样了,从农户直接到消费者手中,货品保真的同时,还能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阎强说。

据透露,去年章丘大葱收获时,一些经销商直接到农民手中包地,5000元/亩,亩产1.2万斤,仅相当于四毛钱一斤,与现在六七块钱一斤相比,简直相当于没有采购成本。

谈及未来,阎强说目前自己做的还不好:“与王小帮相比,差远了,我与他几乎同一年起步,人家在2014年,早就作为客户代表,赴美国纽交所为马云的阿里巴巴上市敲钟了,而我,马云都不知道我是谁。”

下一步,阎强准备在章丘试种茶叶:“长清已经有灵岩茶了,我如果能试种成功,也会为章丘增加一个特产,再创一个新的互联网品牌,通过卖葱卖茶叶,一定要让马云知道我是谁。”

微信卖酒,月销20万+,所以:爱喝酒不如来卖酒

下一班小编 2016-12-04 20:15
如今,在微信上卖东西似乎成为了一件潮流事儿,无论是上班族还是90后大学生,再或者农民伯伯都正在积极探索电商带来的新商机,尤其是农产品、土特产更是电商市场的一块大蛋糕,越来越多的闯入其中。 微信玩出糯米酒市场 来自福建厦门的张湘隆给自己的微信起名为“糯米酒先生”,他是福建永定县下洋镇廖陂村东兴楼的土楼主人。2011年在旅游行业创业失败之后,他回到厦门开始做有机蔬菜种植生意,而卖糯米酒这个副业让他火了一把,着实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糯米酒的市场是玩微信玩出来的”张湘隆说。2012年,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开通了微信,好奇心驱使他喜欢主动添加附近的人。而由于办公地点在厦门的CBD,最初他主动添加的好友都是具有一定购买力的高级白领。在聊天的过程中无意提及了自己家的糯米酒,竟做成了一笔生意。此后,微信就成为了他贩卖自己糯米酒的平台,这个名叫“客家土楼糯米酒”的公众微信账号,最多的时候能够为他带来20万的月销量收入。 “当时对方想要尝一尝我家的糯米酒,我也看到了这个商机,就给他们都送去了品尝装。”张湘隆说,最初这些品尝装花去了他1万多元的成本。而由于没有想到真的能够卖出去,张湘隆还给自家的糯米酒标了一个高价,60元每斤的价格比市场上10元左右的高出了不少。但手工糯米酒的品质受到了这些人的欢迎,最初的两个月他就接到了4000元左右的订单。“原来糯米酒生意还能这么做!”张湘隆感叹到。 一边摸索一边实践,就这样,微信平台上渐渐积累了不少粉丝,也打响了在农田深处的土楼糯米酒的名声。接近两年的时间里,张湘隆的个人微信账号已经累积了7000多粉丝,而后开辟的公众账号也累积了4万多名粉丝,而这些粉丝转换为实际购买群体的比例很高,几乎有3万多名都曾发生过购买行为。 张湘隆卖糯米酒的方式颇有些“大牌”,有时候客户先将定金打过来,但糯米酒却要视酿造的时间和品质来决定产出,往往需要等上两三个月。这是由于手工酿酒的特性,如普通糯米酒需要1个月的发酵时间,而保健酒和月子酒则需要2~3个月甚至更长的发酵时间。纯手工酿造无法形成大规模量产,出于对品质的把控,张湘隆的糯米酒采用的是订购的贩卖方式。 这样的销售方式却没有影响销售的火爆,在旺季的时候,糯米酒每个月的销量能够达到20万元,最近几个月也能够达到10万元左右的月销量。 近期,张湘隆的微信平台正在改版,他计划推出一个“乡村生活馆”的项目。这个平台上除了自家的糯米酒,还联系了一些农民,帮他们在平台上贩卖诸如土鸡蛋、玫瑰茄等等农产品。谈到这个项目的初衷,张湘隆说:“我看到很多农民有好的产品,却看不到好的推广平台,导致产品无人问津。我就想搭建一个平台,帮农民把产品卖出去”。 网卖米酒,找准定位 通过微信搜索“附近的人”的功能,张湘隆获得了他的第一批粉丝,这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偶然的结果。但是这个偶然让他窥见了微信中的商机,如何进一步获得保持牢固关系的粉丝就成了这个平台能否发展下去的关键。 从高级白领买糯米酒的过程中,张湘隆看到了那些具备高消费水平的人群对于高品质农产品的强烈需求。因此,他将自家糯米酒的产品定位在了具备一定消费水平的人群身上,并且将区域定为了厦门及周边地区。 在上下班的过程中,他在街边也观察到了在一些高档的厨卫店铺中经常有成双成对出现的消费者,这正好符合了自家月子酒的消费人群。于是,他调查了厦门当地的高端厨房、橱柜企业及其店铺信息,最终锁定了10个大品牌和20个中端品牌。他特别制作了一张印有二维码的名片,并深入到这些店铺中与这些客户“搭讪”,邀请有意向的客户在微信上“互粉”。 张湘隆说,“微信公共账号的私密性较强,一般不用担心泄露隐私的后顾之忧,因此多数人也不会拒绝”。 而不吝啬提供试用品也是张湘隆推广产品的一大特点。有时候他甚至会免费邮寄一瓶糯米酒给客户试喝,并获得客户的相关信息,还会适度与他们互动,了解后续情况。据他测算,只要接受了试喝邀请的人,有79%会最终转换为实际购买的客户。通过这样的方式,他在最初的几个月时间里获得了400多位忠实客户,并与他们在公众账号上建立了互动关系。 线上+线下经营,扩展粉丝 糯米酒生意的火爆也离不开张湘隆对微信平台的悉心经营。每天下班后,晚上7点到11点就是他经营糯米酒生意的时间。他在7点会准时打开微信公众账号,在上面回答粉丝提出的有关糯米酒的问题,和粉丝互动。之后,他开始处理糯米酒订单和到账情况,并联系物流发货。然后,他开始琢磨着搜集一些客家酒文化的知识介绍和自己的心得体会等等,作为账号的推送内容发送给用户,就这样往往要忙到晚上11点。 在线上方面,客服的工作主要由张湘隆和他的哥哥来负责。每接到一个咨询的微信,张湘隆都会仔细询问对方购买的意图,是自己喝还是送礼等等,再推荐相关的产品。他认为,“没有必要刻意推销产品,更重要的是沟通交流”,所以他和客户的互动也不仅仅局限在糯米酒,有时也会延伸到生活和家庭等方面。 对于用户,张湘隆会根据其购买的金额来进行分组,如累积购买100元、500元、1000元等等的用户会分在不同的组别。而根据这些金额的不同,张湘隆会自发的赠送不同的礼品。例如购买达到1000元以上的用户,他就会赠送自己搜集而来的古式酒壶,酒壶也受到了客户的喜爱,他们会自发在朋友圈中进行传播,从而达到了进一步推广品牌的作用。不过,目前该平台的推送内容也有一些缺陷,如推送的话题还比较单调,这些也在慢慢地改进中。 而在线下方面,由于酿酒厂就位于客家土楼这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利用这一优势,张湘隆也会不时组织土楼体验活动,召集微信粉丝来客家土楼旅游、参观酿酒的过程等等。张湘隆说,去年底就曾有20多名微信粉丝自发组织,从深圳到客家土楼来参观游玩。而参观的过程中也会或多或少买些产品带回家,如这一行人就购买了上万元的土特产。

如今,在微信上卖东西似乎成为了一件潮流事儿,无论是上班族还是90后大学生,再或者农民伯伯都正在积极探索电商带来的新商机,尤其是农产品、土特产更是电商市场的一块大蛋糕,越来越多的闯入其中。

11.jpg


微信玩出糯米酒市场

来自福建厦门的张湘隆给自己的微信起名为“糯米酒先生”,他是福建永定县下洋镇廖陂村东兴楼的土楼主人。2011年在旅游行业创业失败之后,他回到厦门开始做有机蔬菜种植生意,而卖糯米酒这个副业让他火了一把,着实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糯米酒的市场是玩微信玩出来的”张湘隆说。2012年,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开通了微信,好奇心驱使他喜欢主动添加附近的人。而由于办公地点在厦门的CBD,最初他主动添加的好友都是具有一定购买力的高级白领。在聊天的过程中无意提及了自己家的糯米酒,竟做成了一笔生意。此后,微信就成为了他贩卖自己糯米酒的平台,这个名叫“客家土楼糯米酒”的公众微信账号,最多的时候能够为他带来20万的月销量收入。

“当时对方想要尝一尝我家的糯米酒,我也看到了这个商机,就给他们都送去了品尝装。”张湘隆说,最初这些品尝装花去了他1万多元的成本。而由于没有想到真的能够卖出去,张湘隆还给自家的糯米酒标了一个高价,60元每斤的价格比市场上10元左右的高出了不少。但手工糯米酒的品质受到了这些人的欢迎,最初的两个月他就接到了4000元左右的订单。“原来糯米酒生意还能这么做!”张湘隆感叹到。

一边摸索一边实践,就这样,微信平台上渐渐积累了不少粉丝,也打响了在农田深处的土楼糯米酒的名声。接近两年的时间里,张湘隆的个人微信账号已经累积了7000多粉丝,而后开辟的公众账号也累积了4万多名粉丝,而这些粉丝转换为实际购买群体的比例很高,几乎有3万多名都曾发生过购买行为。

张湘隆卖糯米酒的方式颇有些“大牌”,有时候客户先将定金打过来,但糯米酒却要视酿造的时间和品质来决定产出,往往需要等上两三个月。这是由于手工酿酒的特性,如普通糯米酒需要1个月的发酵时间,而保健酒和月子酒则需要2~3个月甚至更长的发酵时间。纯手工酿造无法形成大规模量产,出于对品质的把控,张湘隆的糯米酒采用的是订购的贩卖方式。

这样的销售方式却没有影响销售的火爆,在旺季的时候,糯米酒每个月的销量能够达到20万元,最近几个月也能够达到10万元左右的月销量。

近期,张湘隆的微信平台正在改版,他计划推出一个“乡村生活馆”的项目。这个平台上除了自家的糯米酒,还联系了一些农民,帮他们在平台上贩卖诸如土鸡蛋、玫瑰茄等等农产品。谈到这个项目的初衷,张湘隆说:“我看到很多农民有好的产品,却看不到好的推广平台,导致产品无人问津。我就想搭建一个平台,帮农民把产品卖出去”。

网卖米酒,找准定位

通过微信搜索“附近的人”的功能,张湘隆获得了他的第一批粉丝,这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偶然的结果。但是这个偶然让他窥见了微信中的商机,如何进一步获得保持牢固关系的粉丝就成了这个平台能否发展下去的关键。

从高级白领买糯米酒的过程中,张湘隆看到了那些具备高消费水平的人群对于高品质农产品的强烈需求。因此,他将自家糯米酒的产品定位在了具备一定消费水平的人群身上,并且将区域定为了厦门及周边地区。

在上下班的过程中,他在街边也观察到了在一些高档的厨卫店铺中经常有成双成对出现的消费者,这正好符合了自家月子酒的消费人群。于是,他调查了厦门当地的高端厨房、橱柜企业及其店铺信息,最终锁定了10个大品牌和20个中端品牌。他特别制作了一张印有二维码的名片,并深入到这些店铺中与这些客户“搭讪”,邀请有意向的客户在微信上“互粉”。 张湘隆说,“微信公共账号的私密性较强,一般不用担心泄露隐私的后顾之忧,因此多数人也不会拒绝”。

而不吝啬提供试用品也是张湘隆推广产品的一大特点。有时候他甚至会免费邮寄一瓶糯米酒给客户试喝,并获得客户的相关信息,还会适度与他们互动,了解后续情况。据他测算,只要接受了试喝邀请的人,有79%会最终转换为实际购买的客户。通过这样的方式,他在最初的几个月时间里获得了400多位忠实客户,并与他们在公众账号上建立了互动关系。

线上+线下经营,扩展粉丝

糯米酒生意的火爆也离不开张湘隆对微信平台的悉心经营。每天下班后,晚上7点到11点就是他经营糯米酒生意的时间。他在7点会准时打开微信公众账号,在上面回答粉丝提出的有关糯米酒的问题,和粉丝互动。之后,他开始处理糯米酒订单和到账情况,并联系物流发货。然后,他开始琢磨着搜集一些客家酒文化的知识介绍和自己的心得体会等等,作为账号的推送内容发送给用户,就这样往往要忙到晚上11点。

在线上方面,客服的工作主要由张湘隆和他的哥哥来负责。每接到一个咨询的微信,张湘隆都会仔细询问对方购买的意图,是自己喝还是送礼等等,再推荐相关的产品。他认为,“没有必要刻意推销产品,更重要的是沟通交流”,所以他和客户的互动也不仅仅局限在糯米酒,有时也会延伸到生活和家庭等方面。

对于用户,张湘隆会根据其购买的金额来进行分组,如累积购买100元、500元、1000元等等的用户会分在不同的组别。而根据这些金额的不同,张湘隆会自发的赠送不同的礼品。例如购买达到1000元以上的用户,他就会赠送自己搜集而来的古式酒壶,酒壶也受到了客户的喜爱,他们会自发在朋友圈中进行传播,从而达到了进一步推广品牌的作用。不过,目前该平台的推送内容也有一些缺陷,如推送的话题还比较单调,这些也在慢慢地改进中。

而在线下方面,由于酿酒厂就位于客家土楼这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利用这一优势,张湘隆也会不时组织土楼体验活动,召集微信粉丝来客家土楼旅游、参观酿酒的过程等等。张湘隆说,去年底就曾有20多名微信粉丝自发组织,从深圳到客家土楼来参观游玩。而参观的过程中也会或多或少买些产品带回家,如这一行人就购买了上万元的土特产。

2016余额不足,目标没实现?没关系,跟着兄弟卖地瓜

下一班小编 2016-12-02 18:35
2013年日照俩创业青年庄新超和庞立剑,联手经营一家名为"山东绿之源土特产”的淘宝店铺,从每周一单到每天150单,从菜鸟到皇冠卖家,两人白手起家,终于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如今,他们的淘宝店铺开到了3家,店内宝贝发展到各类干果、日照特色海产品、新鲜水果等,光是地瓜干一年就卖出80吨,年销售额300万元。今年2月,庄新超和庞立剑相继从单位辞职,专职做电商,庄新超还被请回莒县洛河镇张宋社区带领村民们创建新型“淘宝村”。 聊天聊出商机,卖起地瓜干 “起初开过两家淘宝店,但都没成功,可就是一直没死心。”庞立剑介绍说,“有一天我和表哥聊天,讨论起在网上卖地瓜干的话题。”就这样,他将日照土特产和淘宝电商联系到一起,开始了创业之路。2013年,庄新超的加入,更让整个团队如虎添翼。据介绍,当时庄新超不顾家人的反对,辞掉了市区一家网络公司做美工的工作,毅然加入淘宝大军。两人坚信,电商时代到来,必然会带来商机。 然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不容易,创业的艰辛鲜为人知。庞立剑介绍,最初他并没有全职做电商,白天做销售,只能利用晚上时间作图、上传宝贝、完善店铺,通宵了整整18天,淘宝店终于上线。创业初期,他经常忙到凌晨三四点,困了就趴在电脑桌上睡一觉,醒了接着干。“我现在习惯了凌晨一点多睡觉,因为每天半夜12点多仍有买家下单,而且经常会有人询问产品的一些情况。如果我不在线上,他们会认为我服务态度不好的。”庄新超透露,一般凌晨3点到早上6点是他们最踏实的休息时间。 如今,他家店铺仅地瓜干就有7种,有黄瓤、白瓤、紫瓤等不同品种,全部真空包装,销量在整个山东省遥遥领先,产品发往全国各地。地瓜干最大的特色是纯手工制作,保证产品质量,从原料取自五莲、莒县的农户家,制作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此外,他们还销售日照特色海产品、干果、水果等,光是地瓜干一年就卖出80吨。 “双十一”当天销售额破10万元 “最开始的时候,一个礼拜接一个单子,赚几块钱也开心得很。”庄新超坦言,刚开始创业时,什么都没有,租用的工作场地只用20㎡ ,两三个人一块儿打包,时常能碰着头。但他们硬是坚持下来了,去年“双十一”当天,店里的销售额突破10万元。“从双十一到春节是销售旺季,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在车间包装地瓜干的李女士介绍说,“忙起来要加班到晚上10点,一天装500多斤地瓜干。” 即便是淡季,每天接单都在150个以上,火爆的时候一天能接500单。庞立剑介绍,他们店宁可赔本也要保证信誉,货源把关很严格,客服也经过专业培训。如果买家不满意,7天内无条件退货,全额退款,还包邮费。凭良心做生意,所以他们的客户群体有40% 以上的回头客,买地瓜干、海产品就认准他们一家。“你们店里的地瓜干,有妈妈做的味道,满满的童年回忆。”名为紫菱的客户在评价中写道。 对于淘宝评价,庞立剑介绍了个小窍门,一点差评都没有的淘宝店铺未必真的可信。因为不管怎样,都会有人不满意,如果丝毫没有差评的痕迹,店里的信誉很可能是水军刷出来的。 带领老家村民打造“淘宝村” 据介绍,庄新超和庞立剑开淘宝店已在他老家莒县洛河镇张宋社区出了名,在日照市商务局的协调下,镇上请他们回去做技术顾问,帮助当地村民开淘宝店。在张宋社区新盖的办公楼里,特意选了一间办公室作为“张宋社区淘宝村建设实训基地”,并配备了电脑和办公桌。 “一个人永远做不大,都说抱团取暖,能整合资源和优势的商家,才是最大的赢家。”庄新超、庞立剑两人并不介意把一点一滴摸索出的经验,无偿地分享给乡亲父老们。以后他们想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产品的多样性,并继续保持品质上乘的优势。

2013年日照俩创业青年庄新超和庞立剑,联手经营一家名为"山东绿之源土特产”的淘宝店铺,从每周一单到每天150单,从菜鸟到皇冠卖家,两人白手起家,终于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如今,他们的淘宝店铺开到了3家,店内宝贝发展到各类干果、日照特色海产品、新鲜水果等,光是地瓜干一年就卖出80吨,年销售额300万元。今年2月,庄新超和庞立剑相继从单位辞职,专职做电商,庄新超还被请回莒县洛河镇张宋社区带领村民们创建新型“淘宝村”。

1.jpg


聊天聊出商机,卖起地瓜干

“起初开过两家淘宝店,但都没成功,可就是一直没死心。”庞立剑介绍说,“有一天我和表哥聊天,讨论起在网上卖地瓜干的话题。”就这样,他将日照土特产和淘宝电商联系到一起,开始了创业之路。2013年,庄新超的加入,更让整个团队如虎添翼。据介绍,当时庄新超不顾家人的反对,辞掉了市区一家网络公司做美工的工作,毅然加入淘宝大军。两人坚信,电商时代到来,必然会带来商机。

然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不容易,创业的艰辛鲜为人知。庞立剑介绍,最初他并没有全职做电商,白天做销售,只能利用晚上时间作图、上传宝贝、完善店铺,通宵了整整18天,淘宝店终于上线。创业初期,他经常忙到凌晨三四点,困了就趴在电脑桌上睡一觉,醒了接着干。“我现在习惯了凌晨一点多睡觉,因为每天半夜12点多仍有买家下单,而且经常会有人询问产品的一些情况。如果我不在线上,他们会认为我服务态度不好的。”庄新超透露,一般凌晨3点到早上6点是他们最踏实的休息时间。

如今,他家店铺仅地瓜干就有7种,有黄瓤、白瓤、紫瓤等不同品种,全部真空包装,销量在整个山东省遥遥领先,产品发往全国各地。地瓜干最大的特色是纯手工制作,保证产品质量,从原料取自五莲、莒县的农户家,制作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此外,他们还销售日照特色海产品、干果、水果等,光是地瓜干一年就卖出80吨。

“双十一”当天销售额破10万元

“最开始的时候,一个礼拜接一个单子,赚几块钱也开心得很。”庄新超坦言,刚开始创业时,什么都没有,租用的工作场地只用20㎡ ,两三个人一块儿打包,时常能碰着头。但他们硬是坚持下来了,去年“双十一”当天,店里的销售额突破10万元。“从双十一到春节是销售旺季,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在车间包装地瓜干的李女士介绍说,“忙起来要加班到晚上10点,一天装500多斤地瓜干。”

即便是淡季,每天接单都在150个以上,火爆的时候一天能接500单。庞立剑介绍,他们店宁可赔本也要保证信誉,货源把关很严格,客服也经过专业培训。如果买家不满意,7天内无条件退货,全额退款,还包邮费。凭良心做生意,所以他们的客户群体有40% 以上的回头客,买地瓜干、海产品就认准他们一家。“你们店里的地瓜干,有妈妈做的味道,满满的童年回忆。”名为紫菱的客户在评价中写道。

对于淘宝评价,庞立剑介绍了个小窍门,一点差评都没有的淘宝店铺未必真的可信。因为不管怎样,都会有人不满意,如果丝毫没有差评的痕迹,店里的信誉很可能是水军刷出来的。

带领老家村民打造“淘宝村”

据介绍,庄新超和庞立剑开淘宝店已在他老家莒县洛河镇张宋社区出了名,在日照市商务局的协调下,镇上请他们回去做技术顾问,帮助当地村民开淘宝店。在张宋社区新盖的办公楼里,特意选了一间办公室作为“张宋社区淘宝村建设实训基地”,并配备了电脑和办公桌。

“一个人永远做不大,都说抱团取暖,能整合资源和优势的商家,才是最大的赢家。”庄新超、庞立剑两人并不介意把一点一滴摸索出的经验,无偿地分享给乡亲父老们。以后他们想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产品的多样性,并继续保持品质上乘的优势。

美女会计辞职,为何?回家卖小吃,月入20万,原来如此!

下一班小编 2016-11-30 20:43
1989年出生的金晶妹,是一位重庆小清新美女。从去年5月份起,她开始变身互联网卖家,从32个粉丝起家,利用微信卖起了妈妈亲手制作的麻辣小吃,并用”买家秀“、树”品牌性格“等”怪招,吸引了近3000个微信粉丝。 美女在微信卖小吃月入20万 金晶妹真名叫甘金晶,出生于1989年,目前家住渝北区郑家院子,2009年毕业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毕业后曾到珠海一家外资企业工作过半年,回重庆后一直从事会计职业,直到今年5月才正式辞职。 “她的性格很开朗,以前是我们班的班长,还常在学生会里活跃。”金晶妹的闺蜜兼同班同学胡倩表示,金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卖小吃之前很喜欢在朋友圈分享美食,“一般她推荐的美食,我们都觉得挺好吃”。 “我一直在琢磨如何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金晶妹说,后来她通过朋友介绍,拿到了自贡一家卖“冷吃兔”品牌的代理权,今年3月便风风火火地做起了销售,“当时我微博有600个粉丝,微信有32个粉丝”。 “卖肉肉啦,不好吃退钱!”这是金晶妹在微博上的第一声叫卖。随后,不少买家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去购买。“牛肉35元一包、兔子肉38元一包,一般的人,不会为了这几十块钱回来找我退货的。”金晶妹笑着说。 “不过,很多吃过的买家,都觉得我卖的产品味道好,又介绍朋友过来买。”金晶妹说,因为自己微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所以她就把营销阵地全面转向微信,并对发布营销信息的时间和次数进行钻研,“早上9点到10点、中午吃饭前、晚上睡觉前发的效果最好,我一天最多发6条消息,其中营销只占2条,其余都和我的生活有关”。 几个月后,光卖“冷吃牛肉”和“冷吃兔”让金晶妹感觉到销售的瓶颈。因为金晶妹的阿姨是自贡人,也有制作“冷吃兔”的手艺,于是她让自己的妈妈和阿姨一起钻研,将重庆的麻辣口味和“冷吃”手艺结合,研制出了麻辣泥鳅、鸭舌和牛肉,并命名为“冠军”系列。金晶妹卖起了自己的品牌。 金晶妹的妈妈说,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亲自到农村收购现榨黄菜籽油,而配料都是自贡特产,经过五道工序后才能制成,在制作期间,制作人也会戴手套、帽子、口罩,保证卫生,“我们会根据订单,每天现做,都是当天卖完,所以比较新鲜”。 金晶妹掏出自己的手机,看了9月份的支付宝账单,上面赫然写着“总收入249821.00元”。金晶妹表示,这是她9月份卖小吃的营业额,利润只占了其中的20%,“前期主要是做口碑,我对利润看得比较淡”。金晶妹还透露,现在已租下江北九街一个40多平方的公寓房间,准备将其打造成线下聚会的体验店,还办理了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等。 金晶妹三大营销“怪招” 是否启发你 1、“买家秀”顾客帮忙做推广 “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喜欢晒自拍照,所以我就把这种方式嫁接到微信营销上。”金晶妹说,她在微信上推出了“美女买家秀”,就是买家把自己与产品的合影发到朋友圈里,然后她再截图发在自己的微信上,“在发每一个‘买家秀’时,我都会配上一段评价的文字,只要有一个买家这样做,其他人也会跟风”。 金晶妹坦言,她还会对“买家秀”进行编号,现在都已经有100多号了,买家还可以自己挑选“买家秀”号数,“这些照片在微博、朋友圈迅速传开,就可以很快打响自己品牌的知名度”。 买家有话说:26岁的杨小朵,家住渝北区黄泥塝,不久前完成了第98号“买家秀”。“当时,我也是觉得好玩才决定尝试一下。”她说,虽然“买家秀”没有报酬,但是冲着“美女”二字,也愿意将自己美丽的一面秀出来。 2、“三不”原则树“品牌性格” 金晶妹还坦言,自己的互联网营销也有三个原则,即不打折、不送货、不自取,因为产品利润薄,所以一直坚持不打折,而自己是个弱女子,也没车进行同城配送,所以便选择了以快递的方式寄送,“这样顾客足不出户,也能收到产品”。 “我现在的客源中,重庆的占了60%,外地的有40%。”金晶妹说,这“三不”原则,一方面可以节约自己的时间,让自己的营销更加条理化,另一方面也是在树立自己的“品牌性格”。 3、甜美语音秀温情和顾客成朋友 在服务上,金晶妹也是做得尽善尽美,她说,因为自己卖的麻辣小吃油比较多,所以每次给买家寄货时,都会免费赠送一次性手套、塑料盘子、清凉糖等贴心小礼物,并且还会跟顾客进行一对一售后确认,“如果有没收到的,我会马上补发,甚至退钱”。 此外,金晶妹还会以微信语音的方式,给顾客发温馨小提示,例如吃不完的放冰箱冷藏等,“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已跟好多顾客成为了朋友,他们对我的产品很放心”。 金晶妹坦言,自己在发展网络营销时,也受到过不少业界前辈的指点,而其创业故事曾被《人民日报》报道过、重庆餐饮网络营销达人“烧白哥”叶春城就是其中一个。 “烧白哥”认为,金晶妹也是利用互联网成功创业的典型代表,摸准了顾客的心理,利用互联网思维,对症下药,“互联网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只要有好的互动策略,就能把握传播的命脉。”“烧白哥”还建议,当微信营销到饱和程度时,需避免过度营销,此时应该推出新产品,刺激大家的消费欲望,同时线上、线下应结合起来,进行营销和传播。

1989年出生的金晶妹,是一位重庆小清新美女。从去年5月份起,她开始变身互联网卖家,从32个粉丝起家,利用微信卖起了妈妈亲手制作的麻辣小吃,并用”买家秀“、树”品牌性格“等”怪招,吸引了近3000个微信粉丝。

11.jpg


美女在微信卖小吃月入20万

金晶妹真名叫甘金晶,出生于1989年,目前家住渝北区郑家院子,2009年毕业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毕业后曾到珠海一家外资企业工作过半年,回重庆后一直从事会计职业,直到今年5月才正式辞职。

“她的性格很开朗,以前是我们班的班长,还常在学生会里活跃。”金晶妹的闺蜜兼同班同学胡倩表示,金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卖小吃之前很喜欢在朋友圈分享美食,“一般她推荐的美食,我们都觉得挺好吃”。

“我一直在琢磨如何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金晶妹说,后来她通过朋友介绍,拿到了自贡一家卖“冷吃兔”品牌的代理权,今年3月便风风火火地做起了销售,“当时我微博有600个粉丝,微信有32个粉丝”。

“卖肉肉啦,不好吃退钱!”这是金晶妹在微博上的第一声叫卖。随后,不少买家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去购买。“牛肉35元一包、兔子肉38元一包,一般的人,不会为了这几十块钱回来找我退货的。”金晶妹笑着说。

“不过,很多吃过的买家,都觉得我卖的产品味道好,又介绍朋友过来买。”金晶妹说,因为自己微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所以她就把营销阵地全面转向微信,并对发布营销信息的时间和次数进行钻研,“早上9点到10点、中午吃饭前、晚上睡觉前发的效果最好,我一天最多发6条消息,其中营销只占2条,其余都和我的生活有关”。

几个月后,光卖“冷吃牛肉”和“冷吃兔”让金晶妹感觉到销售的瓶颈。因为金晶妹的阿姨是自贡人,也有制作“冷吃兔”的手艺,于是她让自己的妈妈和阿姨一起钻研,将重庆的麻辣口味和“冷吃”手艺结合,研制出了麻辣泥鳅、鸭舌和牛肉,并命名为“冠军”系列。金晶妹卖起了自己的品牌。

金晶妹的妈妈说,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亲自到农村收购现榨黄菜籽油,而配料都是自贡特产,经过五道工序后才能制成,在制作期间,制作人也会戴手套、帽子、口罩,保证卫生,“我们会根据订单,每天现做,都是当天卖完,所以比较新鲜”。

金晶妹掏出自己的手机,看了9月份的支付宝账单,上面赫然写着“总收入249821.00元”。金晶妹表示,这是她9月份卖小吃的营业额,利润只占了其中的20%,“前期主要是做口碑,我对利润看得比较淡”。金晶妹还透露,现在已租下江北九街一个40多平方的公寓房间,准备将其打造成线下聚会的体验店,还办理了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等。

金晶妹三大营销“怪招” 是否启发你

1、“买家秀”顾客帮忙做推广

“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喜欢晒自拍照,所以我就把这种方式嫁接到微信营销上。”金晶妹说,她在微信上推出了“美女买家秀”,就是买家把自己与产品的合影发到朋友圈里,然后她再截图发在自己的微信上,“在发每一个‘买家秀’时,我都会配上一段评价的文字,只要有一个买家这样做,其他人也会跟风”。

金晶妹坦言,她还会对“买家秀”进行编号,现在都已经有100多号了,买家还可以自己挑选“买家秀”号数,“这些照片在微博、朋友圈迅速传开,就可以很快打响自己品牌的知名度”。

买家有话说:26岁的杨小朵,家住渝北区黄泥塝,不久前完成了第98号“买家秀”。“当时,我也是觉得好玩才决定尝试一下。”她说,虽然“买家秀”没有报酬,但是冲着“美女”二字,也愿意将自己美丽的一面秀出来。

2、“三不”原则树“品牌性格”

金晶妹还坦言,自己的互联网营销也有三个原则,即不打折、不送货、不自取,因为产品利润薄,所以一直坚持不打折,而自己是个弱女子,也没车进行同城配送,所以便选择了以快递的方式寄送,“这样顾客足不出户,也能收到产品”。

“我现在的客源中,重庆的占了60%,外地的有40%。”金晶妹说,这“三不”原则,一方面可以节约自己的时间,让自己的营销更加条理化,另一方面也是在树立自己的“品牌性格”。

3、甜美语音秀温情和顾客成朋友

在服务上,金晶妹也是做得尽善尽美,她说,因为自己卖的麻辣小吃油比较多,所以每次给买家寄货时,都会免费赠送一次性手套、塑料盘子、清凉糖等贴心小礼物,并且还会跟顾客进行一对一售后确认,“如果有没收到的,我会马上补发,甚至退钱”。

此外,金晶妹还会以微信语音的方式,给顾客发温馨小提示,例如吃不完的放冰箱冷藏等,“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已跟好多顾客成为了朋友,他们对我的产品很放心”。

金晶妹坦言,自己在发展网络营销时,也受到过不少业界前辈的指点,而其创业故事曾被《人民日报》报道过、重庆餐饮网络营销达人“烧白哥”叶春城就是其中一个。

“烧白哥”认为,金晶妹也是利用互联网成功创业的典型代表,摸准了顾客的心理,利用互联网思维,对症下药,“互联网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只要有好的互动策略,就能把握传播的命脉。”“烧白哥”还建议,当微信营销到饱和程度时,需避免过度营销,此时应该推出新产品,刺激大家的消费欲望,同时线上、线下应结合起来,进行营销和传播。

80后硕士毕业,自主创业卖大米,天猫销量第一

下一班小编 2016-11-29 20:57
在浙江杭州滨江区的商务大楼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公司,杭州谷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在其中之一。在这个创业故事里,我们要介绍的就是“谷绿农品”的创始人王安平的网上卖大米,销售额过亿的创业故事。 王安平,杭州谷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80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07届工商管理系,浙江大学经济系硕士,公司目前主营:高端有机杂粮产品,包括农品、坚果、花茶等等。 创业是两个山头之间的跋涉,初期的下坡路不可避免 谷绿成立时公司只有三个人,因为一句“咱卖大米去”的玩笑话,王安平和大学的俩哥们一拍即合,凑成了中国合伙人。故事的开始都是曲折的,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还是too young too naive(太年轻太天真)。 王安平就是用天真形容当时创业的自己。因为才开始做,对农业一窍不通,市场上什么米好吃,多少一斤一概不知,于是他们便跑到农贸市场问大妈们,听到最多的答案就是“五常”。“好,那就卖五常大米”,说着王安平都被自己给逗乐了,他们的卖大米之路竟然开始得如此“草率”。 接下去就要找供应商,但是茫茫人海供应商在哪里?于是王安平他们去到黑龙江五常,挨家问。“那会儿才起步,跟人家要1吨,那简直是小打小闹啊,谁理你?”回忆起那段日子,王安平摆摆手直言往事不堪回首。还好最后在五常住了3天,他用一把韧劲抓住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贵人”。但有了供应商还远远不够,销售的渠道更难打通,“我以为拿到货,跟超市的人沟通一下就可以放那里卖,结果我们被轰出来了,还是太天真”,因为光入场费就要20万,还有各种条码费等等,所以王安平他们又碰壁了。 大概三个月后王安平的两个小伙伴打起了退堂鼓,觉得前景不佳,路途迷茫,现实版的中国合伙人曲未终人却散了。王安平虽然感到失落,但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有赖于城院的老师“牵线”,他遇到了同校毕业的姜章。从此两个人携手,将谷绿做得风生水起。尤其是走上农业电商之路,堪称被实体店拒绝后的绝地反击。 “创业是两个山头之间的跋涉,站在这个山头能看见对面山头秀丽却飘渺的景色,但之间的路途更是充满坎坷,初期的下坡路自然不可避免,所以不要好高骛远,先做到脚踏实地和坚定不移”,王安平这样比喻创业的历程。 提出“项目组”改革管理,谷绿渐入佳境 虽然谷绿在今天的农产品界有了话语权,但曾经也有过瓶颈期。2012年,也就是谷绿起步的第二年,公司慢慢壮大但王安平却感觉发展变得缓慢,员工不如以往有激情。所以在管理上需要一点革新,给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因为人直接影响着产品。 最终王安平提出了“项目组”的概念,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要做的新产品,参与人员、资金等也可以自己决定。比如谷绿的烘焙组,一共三个人,他们只管烘焙方面的工作,最终每个月除了底工资还可以拿到该项目70%的收益,做得越好收益越高。而且只要有能力,有的甚至一个人可以承担起一个项目,收益也是很可观的。在这种“游戏规则”的激励下,每个员工都充分调动创造力,又在项目里获得凝聚力,还能给公司带来较大的利益,可谓双赢。 不过这个概念最初受到了员工的反对,因为工作压力确实很大,但王安平说,“进到谷绿,你不是来乘船的,搭着谷绿快车一帆风顺,而是来做一名水手,自己遨游探索”。不过王安平还是尽量给大家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在谷绿没有员工手册,没有很多规矩束缚,顶多迟到的时候罚点钱到“快乐基金”里。“我迟到也罚钱,快乐基金就给大家买零食呢。”王安平凑趣道。 “谷绿农品”保质保量,天猫粮油类销量第一 大数据时代数据变得尤为重要,比如去年双十一淘宝350亿的成交额引起微博上无数人的关注,“谷绿农品”在三年的发展中也留下了一串串不可磨灭的数据变化。团队线:3人——10余人——100多人;产品线:1款——28款——300多款;公司面积:60平米——130平米——近400平米;线上销售额:1-2千万——7-8千万——1.3亿——2014上半年就完成了去年的销售额。 还有很多数据也透露着公司的高速发展,天猫粮油类销量第一更是轻松攻克,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对此王安平一语道破玄机,“如今网上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想要脱颖而出,质量才是关键,包装等方面的改变只是耍耍小聪明。” 那么谷绿的产品质量是如何保证的?这得从产品的源头追溯起了。以大米为例,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何谓“有机米”,其实就是指种植在三年没碰过化学农药的土壤里,采用自然农耕法,使用有机肥的大米,消除了可能有的重金属或农药残留。并且王安平种米的基地选择在了“特供米之乡”黑龙江五常,在那里有6万多亩地属于谷绿,从选种到收割全程监控。 不过王安平认为源头上保证了质量还不够,因为有机市场鱼龙混杂,所以需要诸多有机认证,才能让消费者获得看得见的安心。比如大家可以通过谷绿产品上粘贴的追溯码在国家认证委网站上查询真伪,以及食品出自哪家公司、哪个基地,甚至还可以前往实地考察。更贴心的是王安平还给自家大米做了口感测评,100分里得了86,因为考试难度较大,80分以上的大米都不多,这已经算是大米届的“学霸”了。 在王安平的质量把关下,其实谷绿的产品已经是哪里都能发光的金子,所以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销售都开始走俏了。“实体销售占了4成,网上的占了6成。去年网上的销售额已经破亿,2014年就上半年已超越了去年的销售额。我希望线上可以帮助线下推广,线下能够帮助线上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两者相辅相成”,王安平认为这依然是未来谷绿发展的大方向。 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 王安平一直强调自己真的是运气好,甚至调侃,“2009年那会儿做农业电商真的赶上好时代,应了那句话,恰当的时候,站在风口,猪都能飞”。 但是赶上好时代也不能不努力吧,有句话说“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王安平很是认可。他分享给大家的经验就是要有眼下的小目标,并为此每天努力一点,华而不实的计划书在他的眼里没什么用。王安平说在大学生创业联盟里,他听了很多大学生说要做上市公司,未来的蓝图描绘得很动人。“谷绿会上市吗”,王安平却没有正面回答,“创业都是一步一步完成的,对面山头的风景再秀丽也是飘渺的,眼下的工作先完成好最重要。” 2014年王安平受聘学院创业导师,在母校指导大学生创业,对学弟学妹们他诚恳地建议,创业的时候,未来要怎样不及现在怎么做来的重要。甚至还不知道要怎么样也可以开始,只要有个具象的想法,你看谷绿不就是从一句“去卖大米”开始的吗?但一旦开始了就要不停地努力,西湖文艺散步?no!星巴克喝小资咖啡?no!和朋友聚会玩耍?no!甚至女朋友都没时间谈!总之你的时间都花在创业上,王安平形象地称此为“黑洞创业”。 从卖大米到卖农产品,王安平透露正在做的下一步是开发独立平台,整合农产品的供应链,并和政府合作,推广当地独具特色的标签农业。 “谷绿才刚开始!”王安平扬起嘴角。

在浙江杭州滨江区的商务大楼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公司,杭州谷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在其中之一。在这个创业故事里,我们要介绍的就是“谷绿农品”的创始人王安平的网上卖大米,销售额过亿的创业故事。

王安平,杭州谷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80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07届工商管理系,浙江大学经济系硕士,公司目前主营:高端有机杂粮产品,包括农品、坚果、花茶等等。

1.jpg


创业是两个山头之间的跋涉,初期的下坡路不可避免

谷绿成立时公司只有三个人,因为一句“咱卖大米去”的玩笑话,王安平和大学的俩哥们一拍即合,凑成了中国合伙人。故事的开始都是曲折的,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还是too young too naive(太年轻太天真)。

王安平就是用天真形容当时创业的自己。因为才开始做,对农业一窍不通,市场上什么米好吃,多少一斤一概不知,于是他们便跑到农贸市场问大妈们,听到最多的答案就是“五常”。“好,那就卖五常大米”,说着王安平都被自己给逗乐了,他们的卖大米之路竟然开始得如此“草率”。

接下去就要找供应商,但是茫茫人海供应商在哪里?于是王安平他们去到黑龙江五常,挨家问。“那会儿才起步,跟人家要1吨,那简直是小打小闹啊,谁理你?”回忆起那段日子,王安平摆摆手直言往事不堪回首。还好最后在五常住了3天,他用一把韧劲抓住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贵人”。但有了供应商还远远不够,销售的渠道更难打通,“我以为拿到货,跟超市的人沟通一下就可以放那里卖,结果我们被轰出来了,还是太天真”,因为光入场费就要20万,还有各种条码费等等,所以王安平他们又碰壁了。

大概三个月后王安平的两个小伙伴打起了退堂鼓,觉得前景不佳,路途迷茫,现实版的中国合伙人曲未终人却散了。王安平虽然感到失落,但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有赖于城院的老师“牵线”,他遇到了同校毕业的姜章。从此两个人携手,将谷绿做得风生水起。尤其是走上农业电商之路,堪称被实体店拒绝后的绝地反击。

“创业是两个山头之间的跋涉,站在这个山头能看见对面山头秀丽却飘渺的景色,但之间的路途更是充满坎坷,初期的下坡路自然不可避免,所以不要好高骛远,先做到脚踏实地和坚定不移”,王安平这样比喻创业的历程。

提出“项目组”改革管理,谷绿渐入佳境

虽然谷绿在今天的农产品界有了话语权,但曾经也有过瓶颈期。2012年,也就是谷绿起步的第二年,公司慢慢壮大但王安平却感觉发展变得缓慢,员工不如以往有激情。所以在管理上需要一点革新,给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因为人直接影响着产品。

最终王安平提出了“项目组”的概念,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要做的新产品,参与人员、资金等也可以自己决定。比如谷绿的烘焙组,一共三个人,他们只管烘焙方面的工作,最终每个月除了底工资还可以拿到该项目70%的收益,做得越好收益越高。而且只要有能力,有的甚至一个人可以承担起一个项目,收益也是很可观的。在这种“游戏规则”的激励下,每个员工都充分调动创造力,又在项目里获得凝聚力,还能给公司带来较大的利益,可谓双赢。

不过这个概念最初受到了员工的反对,因为工作压力确实很大,但王安平说,“进到谷绿,你不是来乘船的,搭着谷绿快车一帆风顺,而是来做一名水手,自己遨游探索”。不过王安平还是尽量给大家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在谷绿没有员工手册,没有很多规矩束缚,顶多迟到的时候罚点钱到“快乐基金”里。“我迟到也罚钱,快乐基金就给大家买零食呢。”王安平凑趣道。

“谷绿农品”保质保量,天猫粮油类销量第一

大数据时代数据变得尤为重要,比如去年双十一淘宝350亿的成交额引起微博上无数人的关注,“谷绿农品”在三年的发展中也留下了一串串不可磨灭的数据变化。团队线:3人——10余人——100多人;产品线:1款——28款——300多款;公司面积:60平米——130平米——近400平米;线上销售额:1-2千万——7-8千万——1.3亿——2014上半年就完成了去年的销售额。

还有很多数据也透露着公司的高速发展,天猫粮油类销量第一更是轻松攻克,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对此王安平一语道破玄机,“如今网上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想要脱颖而出,质量才是关键,包装等方面的改变只是耍耍小聪明。”

那么谷绿的产品质量是如何保证的?这得从产品的源头追溯起了。以大米为例,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何谓“有机米”,其实就是指种植在三年没碰过化学农药的土壤里,采用自然农耕法,使用有机肥的大米,消除了可能有的重金属或农药残留。并且王安平种米的基地选择在了“特供米之乡”黑龙江五常,在那里有6万多亩地属于谷绿,从选种到收割全程监控。

不过王安平认为源头上保证了质量还不够,因为有机市场鱼龙混杂,所以需要诸多有机认证,才能让消费者获得看得见的安心。比如大家可以通过谷绿产品上粘贴的追溯码在国家认证委网站上查询真伪,以及食品出自哪家公司、哪个基地,甚至还可以前往实地考察。更贴心的是王安平还给自家大米做了口感测评,100分里得了86,因为考试难度较大,80分以上的大米都不多,这已经算是大米届的“学霸”了。

在王安平的质量把关下,其实谷绿的产品已经是哪里都能发光的金子,所以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销售都开始走俏了。“实体销售占了4成,网上的占了6成。去年网上的销售额已经破亿,2014年就上半年已超越了去年的销售额。我希望线上可以帮助线下推广,线下能够帮助线上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两者相辅相成”,王安平认为这依然是未来谷绿发展的大方向。

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

王安平一直强调自己真的是运气好,甚至调侃,“2009年那会儿做农业电商真的赶上好时代,应了那句话,恰当的时候,站在风口,猪都能飞”。

但是赶上好时代也不能不努力吧,有句话说“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王安平很是认可。他分享给大家的经验就是要有眼下的小目标,并为此每天努力一点,华而不实的计划书在他的眼里没什么用。王安平说在大学生创业联盟里,他听了很多大学生说要做上市公司,未来的蓝图描绘得很动人。“谷绿会上市吗”,王安平却没有正面回答,“创业都是一步一步完成的,对面山头的风景再秀丽也是飘渺的,眼下的工作先完成好最重要。”

2014年王安平受聘学院创业导师,在母校指导大学生创业,对学弟学妹们他诚恳地建议,创业的时候,未来要怎样不及现在怎么做来的重要。甚至还不知道要怎么样也可以开始,只要有个具象的想法,你看谷绿不就是从一句“去卖大米”开始的吗?但一旦开始了就要不停地努力,西湖文艺散步?no!星巴克喝小资咖啡?no!和朋友聚会玩耍?no!甚至女朋友都没时间谈!总之你的时间都花在创业上,王安平形象地称此为“黑洞创业”。

从卖大米到卖农产品,王安平透露正在做的下一步是开发独立平台,整合农产品的供应链,并和政府合作,推广当地独具特色的标签农业。

“谷绿才刚开始!”王安平扬起嘴角。